2011年4月10日 星期日

批判性思考-跳脫慣性的思考模式-第三章.他們的重點在哪裡?

把論證找出來!!
批判性的重點,在於用論證形式的好壞。

一.作者的立場與練習




主要論點                       支持論點

A.我們該要加重量刑   *重刑可以嚇阻犯罪  
                                       *目前對於犯罪的處罰太溫和,不能嚇阻罪犯。 
                                       *自從減輕刑罰後,犯罪率就提高了。
                                       *犯罪受害者希望可以看到加害者受到處罰。

B.加重量刑
並不能阻止犯罪           *刑罰較重時犯罪率一樣很高。
                                       *坐牢有機會讓犯人成為更狡猾的罪犯。
                                       *坐牢的犯人一旦出獄,很有可能犯更重之罪。
                                       *大部分作奸犯科的人都是文盲或是無一技之長,
                                       *因此罪犯罪最需要的是教育,而不是處罰。

C.因該投入更多資金
    來發展太空旅行        *很多發明都是因為太空旅行而產生的。
                                        *我們必須了解我們居住的宇宙。
                                        *太空旅行所需的燃料可能不久後會消耗殆盡。

D.不因該再繼續
投資太空旅行                *太空旅行太貴,根本不值的投資
                                        *比太空旅行更迫切需要資金的計畫還很多。
                                        *或許未來會有更好的替代燃料可供應太空旅行所需。

二.論證:以理服人
說服與理由
『argument』可以解釋為『爭論』、『爭執』
他代表溝通不良、人際關係不佳、不愉快等。
在批判性思考中,我們稱為『論證』。
論證是用理由來支持你的立場或觀點,如果有其他人能接受你的理由,
就等於能夠被說服而同意你的觀點。

論證的要點包括
*一個力場或觀點
*說服別人接受該項觀點的企圖
*支持該項觀點的理由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話語都清清楚楚,不可能發生爭議。
『下雨了。』---------------------------------下雨就是下雨很清楚的事實。
『吃了這條魚的人都生病了。』------------這是觀察事實後的結果。
『我一英里跑四分鐘。』--------------------這是計時的結果。

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聽到的、看到、讀到通常都比上述情況複雜許多,常會詢問
對方你在說什麼,想表達什麼重點,就可以在互相解釋中得到理解。
但如果是看書或看電視,身旁沒有作者可以跟你回答問題,你就需要仔細閱讀或觀察,
費心分析釐清作者思路。在閱讀時有時候也會有沒有發現到的證論 ,證論不合邏輯,
或者是錯誤的結論。既然如此就需要我們判斷思考的技巧。

三.把論證找出來
*命題-相信為真、並且提出論點或理由讓越聽者考慮之陳述。
  命題最後可能為真,也可能為假。
*結論-推論最後會有一個終點,這個終點就是結論。
  結論通常因該要跟作者主要立場密切相關。
  在批判性思考中,結論通常是從理由或證論推演的來。

短文-------------------------------------------------------------------------
  這個地點聲名遠播,原因卻來自己起不幸的事件。格林陸羽米爾街
的交岔路口,因為駕駛人轉彎速度太快,五年來已經發生十幾起重大
車禍。當地一位藝術工作者拍了一系列是故現場的照片,留下陰森恐
怖的記錄,其中受害者不乏遊客。現在路口已經被裝設測速照相機,
這可以降低車禍的次數。

有些資訊對於本文所提供的報導有更多了解,但卻對主要論點沒有貢獻。

  這個地點聲名遠播,原因卻來自己起不幸的事件。格林陸羽米爾街
的交岔路口,因為駕駛人轉彎速度太快,五年來已經發生十幾起重大
車禍。地一位藝術工作者拍了一系列是故現場的照片,留下陰森恐
怖的記錄,其中受害者不乏遊客。現在路口已經被裝設測速照相機,
這可以降低車禍的次數。

將有底線的文字刪除,可以得到論證的主要陳述,就十分清楚的呈現。

格林陸羽米爾街的交岔路口,因為駕駛人轉彎速度太快,
五年來已經發生十幾起重大車禍。其中受害者不乏遊客。
現在路口已經被裝設測速照相機,這可以降低車禍的次數。

命題一.很多車禍都是發生在格林路和米爾街的交叉口。
命題二.駕駛在這個路口轉彎時速度都很快。
命題三.路口已經裝了新的測速照相機。
結論.以後車禍的次數因該會減少。
主要論點.測速照相機可以降低這個路口的車禍次數。

命題與結論找出來,主題就明顯出現。

四.抽絲剝繭找結論
推演的結論
在批判性思考的情境中,結論通常是推演的結果。
在眾多資料中抽絲剝繭,根據相關的理由得出一個合理的假設。
這個結論可能是對於某項事物的詮釋。

代表推演的信號字
推演的結果通常跟結論有關,某些字代表著作者正在推演
『這因該是』、『結果』、『這會』、『這因該』、『實際上』、『這表示』

五.論證要素ㄧ覽

這是一個論證嘛?
1.立場-作者會有一個立場或觀點,並試圖讓聽越者明白接受他。
2.理由-理由是支持結論,也可以稱作支持論點或命題。
3.推論思維-推論思維是以俯和邏輯順序,想成作者撲了一條路,
引導越聽者經由他提的理由,一步步走向結論,前一個理由與接下一個理由,
是環環相扣。
4.結論-所有的論點加起來會導向一個結論,這通常是作者希望你接受的立場。
5.說服-論證的目的是要說服閱聽者接受某特定的論點。
6.信號字-這些字是領導閱聽者一路跟著論證方向前進。

在批判性思考中,所謂的論證,是由理由所組成的。
這些理由經過整理,變成推論思路,成為主要論點,
意圖說服可能接收到論證的閱聽者。
論證也有一個結論,這結論是由推演而成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