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7日 星期五

批判性思考-第九章-批判閱讀與寫筆記

批判閱讀與寫筆記-篩選、詮釋與紀錄:批判閱讀的技巧

任何類型的論證都可以加以批判分析,但最常見的還是以書寫的形式。
如何在閱讀時運用思辨的技巧,以符合你的特定目的,討論重點將有

*找出閱讀內容的理論觀點
*依不同用途將資訊分類
*一邊閱讀一邊寫筆記的技巧

批判閱讀則要求你必須更仔細注意文本的重點,其他資訊則記在心理。
由於批判性閱讀包涵分析反思評估與判斷,
所以比起為了樂趣或為了得到基本背景知識所進行的閱讀,速度必須放慢許多。
當批判性閱讀的技巧養成時,速度自然加快,正確性也會隨之提高。

1.批判性閱讀的準備工作
在閱讀新的資料時,基本資料準備工作可以幫助妳
*了解主要論點的形成
*更記得主要論點
*更能理解各項資料
*看懂理由與證據如何支持主要論點

書籍
1/初步翻閱
快速翻閱書籍,對書的內容有一點概念,可以隨意翻閱,
從頭到尾翻一便,對書有初步的印象。

2/快速看前言
看一下前言有沒有提到作者的立場或主要論點。

3/很快看一下最後一章
看一下書的結尾是否提出任何結論,是否將整個論證、
理由與證據做各摘要與總結,讓你在細讀時更掌握作者的論述。

4/快速看過各章開頭與結尾
在閱讀時更掌握思考方向。

期刊論文
*/先看一下論文摘要,看是否與你的主題相關。
*/如果有相關,細讀一遍摘要,找出相關論點。
*/論文的主題如果是一個研究計畫,[研究假設]會總結作者想要證明重點,
[研究結果]會告訴作者有甚麼發現,討論中會涵蓋作者認為對研究具有意義的問題。
*/讓論文摘要幫你鎖定罪相關的資訊。
依據你的目的來決定需不需要進一步聊解它的研究方法、
研究結果、討論或推薦閱讀的資料。

2.找出論證觀點
理論是甚麼?
理論是一種概念,用來解釋某件事發生的原因或方法,同時預測未來類似的結果。
理論建立在證據與推論之上,但還沒有得到最後的確認與驗證。

理論的日常用途與學術用途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用理論來代表我們尚未確定理由或結果的事情。
理論這個字在日常生活中對話使用,表示個人意見,不過還是具有學術理論特性。

*/試圖提供解釋,或預測可能的結果。
*/是一種想法或抽象的概念,尚未得到證實。
*/是依據當時所知的事實得出的想法,還有未知的部份要做確認。

範例
班機起飛的時間還沒有公佈。我的理論是,暴風雨快來了,所以航空公司認為不宜起飛。

找出論證觀點
一份好的研究獲文本,作者通常會清楚表明他的理論基礎,方便讀者理解與閱讀。
如果是書,這部份會寫在前幾章節;至於論文與報告則在可以在這
[研究假設]:這部份因該再研究報告一開始就會說明,他提出研究想要證明的理論觀點。
[文獻研究]:作者在進行文獻分析時,因該要點出影響研究理論基礎。

3.理論與論證的關係
理論及論證
如果有理由、有結論,也有說服的意圖,理論本身也是可以是一種論證。不過,你可能會發現,把論證當作論證基礎時,作者往往只提到理論的結論或重點,要檢驗論證背後的論述,或許就不能只使用二手資料,而必須回到論證原始的文本。

論證不一定是理論
要特別注意的是,論證不為是理論。

範例
我知道妳急著想回家,可是先到店裡去一趟比較好,
我們要幫雪莉買生日禮物,還要買晚餐。

用2個理由來支持先到店裡一趟比較好,其中沒有牽涉到任何理論。

4.分類與挑選

將資料非類的重要性
要做明智的選擇,少不了挑選的功夫。如果我們可以熟練挑出適當的資料。將資料分門別類,可以幫助看出不同資料的關連好處有
*/更容易看出資料的相同與相異處。
*/將資料分組,敘述更簡潔。

將理論分類
找出論證中的理論觀點,可以幫助我們填補論證漏洞,
可以進一部分析觀點將內容分類,就更能
*/將資料依文獻分析的需求分類。
*/穿前後研究的傳承軌跡。
*/對該主題具有更宏觀的視野,了解為甚麼接下來要研究這部份。
*/將資料分組,並加上適當標題,有助理解更有助記憶。

5.正確解讀
閱讀風格與正確性
*/過度專注,閱讀的速度太慢,太過斟酌字句,
雖然細讀是批判性思考的必要功夫,
但也不要見林不見樹,忽略了論證的前因後果的理論觀點。

*/不夠專注:閱讀只講求表面功夫,整體的印象有了,
但卻不知道細節和證據是如何支持主要理論和論證。

*/對特定用字不夠專注,沒有看到[不]這樣的關鍵字,
本來是否定卻看成肯定,或沒有注意到正確順序。

*/沒有讀出言外之意。

要正確閱讀經常在以下焦點轉換:
*/全面的觀點與細微之處。
*/字的精確意義以及言外之意與隱藏假設。

6.利用筆記輔助批判閱讀
做筆記的好處
*/做筆記可以將閱讀活動分段,讓眼睛及大腦休息休息一下。批判閱讀是比較辛苦的閱讀方式,這樣可以紓解壓力。
*/書寫會用到腦部的動作記憶區,可以利用動作幫助記憶。
*/親自寫一遍記憶的比較清楚。
*/要選擇甚麼該記、甚麼不該記、而不是甚麼都紀錄。
*/做筆記可以將所有關係的資料收集在一起,不需要再去看一堆散狀的資訊。
*/那份資料或書籍是你的,可以直接在上面書寫重點。

如何利用筆記輔助批判性閱讀
*/他到底是甚麼意思?
*/理由支持結論嗎?
*/有任何支持的證據嗎?
*/這與我之前知道的一樣嗎?
*/這跟其他人說法一樣嗎?
*/這與我研究主題有關嗎?有幫助嗎?
*/研究結果有沒有更多貢獻?
*/這些說法有沒有破綻?

7.為特定目的閱讀與做筆記
為分析論證之用
可以利用標題,或事先做好表格,依序列下這些重點
*/相關細節,讓你可以找到這些資料。
*/作者的立場/理論依據。
*/主要論點與命題。
*/結論。
*/支持結論的理由。把這些理由列出清單、加上序號。如果作者用不同的話重複同一個理由,清單上只要列一次就好。
*/你自己對這些論述與證據強洛的評估。

讀期刊論文時做筆記
研究論文的筆記,是你更深入分析這項研究的成果或研究方向對於該項日後的研究貢獻。
焦點須聚焦在研究方法以及相關研究成果的討論。

慎選引言
1/引言要用的少、用的短
引言不要過長,這樣既占字數,也不會高分,使用引言最好符合條件。
*/如果是2手資料,必須簡短幾字說出重點。
*/如果是原始資料,要提供論證直接證據。
*/與主題相關,也是最值得引用的資料,引言的使用越謹慎越好。

引言與其他筆記要分開來
抄錄引言時最好使用不同顏色的筆,將引言與自己紀錄的想法分開。

8.註明資料來源
所有筆記都該清楚有資料來源。
*/全名與簡寫
第一次引用某部分資料,就要完整寫出資料來源,最好以電子檔的方式儲存,
日後可以剪貼到任何地方。所以,在筆記中也要提到某份資料,寫出全名,之後再用簡寫來代表。頁碼或網址也要清楚交代。

*/參考資料格式
學校或公司報告都需要你標名參考資料來源,得者才知道哪些資料來源影響你的思考,你的證據從哪邊而來,在你的筆記資訊中,需要符合不同的規格,資料來源越清楚仔細越好。

書籍
*/誰是作者(完整姓名,所寫表示:姓在前 名在後)
*/何時寫的
*/完整書名?包括副標
*/這是第幾版
*/哪個城市出版
*/出版社名稱

資料來源*/批判性思考-跳脫慣性的思考模式
作者-Stella Cottrell
翻譯-鄭淑芬
出版者-寂天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9月  初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